南方。 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福建省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福建、是东方,
太阳升起的方向称为“东方”。福建从地理地图上分就属于在太阳升起的方向,所以福建在东方,相对应的,南,西,北另外三个方位也自然而然的定下来了。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称为东方,身后为西方,右手方向南方,左手方向北方,四个方向都有了!
使用指南针来辨别福建方向是错误的。在江西使用指南针,福建省就是在东方,但在上海使用可能是在南方,在广东潮州使用指南针是北方向,定位点不同看福建是西方还是东方是错误的。
福建的四大平原,按面积排序依次是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和泉州平原。
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低,或许也只是矮中挑高个子。从地理位置、水文特点和经济发展潜力看,漳州平原未来的发展潜力最大。
四大平原的比拼,其实就是城市实力的对抗
漳州平原面积最大,所承载的城市是漳州和厦门,人口约900万,GDP总和约7800亿元,暂列第一。
泉州平原为泉州所有,人口约850万,GDP约7500亿元,位列第二。
福州平原也仅福州所有,人口约750万,GDP约7100亿元,位列第三。
兴化平原仅莆田所有,人口约330万,GDP约1900亿元,位列第四。
从中可以看出兴化平原与其他三个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体量都相差巨大,且腹地有限,竞争力大幅度降低,我们可以先将它排除。而漳州、泉州和福州在规模上应该说是相当的。
大江流域一直以来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
以上三个平原,福州平原位于闽江下游,闽江流域面积几乎占据了全省的一半,而福州算是这个流域的集大成者也是唯一拥有入海口的最终收割者。
因福州平原并未直接与海相连,地理上算是福州盆地,在夏日缺少季风影响时较其他地方要更炎热些。对于今日全球形势,海洋经济明显要优于内河,福州也确实在东扩,待海边基础建设完成可能还要一定时日,但起飞应该是没问题的。
与福州平原地理上较相近的是漳州平原,以九龙江各支流的中下游为基础,在漳州市区形成广袤的平原,并随着江水一直延伸至厦门湾,所以从江口三角洲看,漳州平原事实上不仅仅包含漳州,还包括厦门。
不过将大江与大海经济和腹地的影响联系到一起看,泉州平原是要逊色于福州和漳州的,毕竟大江大海构成的湾区以及背后的腹地是未来发展的极大保障。
尽管泉州也有湄洲湾这个深水港,但可惜它不在泉州平原上,所以这里要先将泉州排除了。
资源与地利的整合和重新分配,搏未来潜力
剩下的漳州和福州平原,现在都是海西发展的重心,福州下注平潭并极力推进江阴港建设,相信未来福州的重心一定会向福清、长乐靠拢,这应该是趋势也是必须的法子。
而漳州平原,本来的大势应该是厦漳泉同城化,但泉州并无太大的兴趣,反而厦门和漳州在同城化方面有许多成果,比如同城大道、厦漳大桥、城际轨道等都有不错的进展。
最直接的结果是,厦门在不断去产能,优化环境,而漳州却在不断吸收工商业,经济增长率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它们走的是互补的路线。
最难能可贵的是,漳州市中心已经在东进路上狂奔,当角美彻底实现城市化时,厦门和漳州的城区就可以连成一片,未来整合一下龙海和紫泥,漳州平原将完全成为湾区经济圈。
因此,个人认为漳州平原的发展潜力最大,特别是漳州地界,潜力无限。
福建的四大平原,按面积排序依次是九龙江平原、闽江平原、木兰溪平原和晋江平原。 福建的平原,确切的说只能算是丘陵中的小平原,它们的面积远小于国内那些著名的平原,人家是一望无际,而福建就是最大的平原也是抬头便能望见山。 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低,也只是矮中挑高个子。
四大平原的比拼,其实就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对抗!九龙江平原面积最大,所承载的城市是漳州市区和龙海市。九龙江平原,以九龙江各支流的中下游为基础,在漳州市区形成广袤的平原,并随着江水一直延伸至厦门湾,所以从江口三角洲看,漳州平原事实上不仅仅包含漳州,还可打通厦门蔡尖尾山把厦门的平原包括进来。 而厦门的马銮湾杏林湾和同安湾因为围海造地也形成了一个联通的小平原。但九龙江平原难在于分属两市,虽同城化发展进展快速但壁垒仍旧明显。
晋江平原它是以晋江和洛阳江为基础形成的连片沿海平原,鲤城区、丰泽区、南安一部分和晋江、石狮属于晋江流域,而洛江区和惠安则属于洛江流域。还可以拓展到大盈溪到围头湾的晋江部分和南安部分形成的平原。这样拓展之后就形成了福建最大的平原地带泉州平原(看地图可知,单晋江平原只能在福建排第四大,但是洛江平原、围头湾小平原等几个平原加起来算还是泉州市的平原面积最大)。
因福州平原并未直接与海相连,地理上算是福州盆地,在夏日缺少季风影响时较其他地方要更炎热些。对于今日全球形势,海洋经济明显要优于内河,福州也在东扩南下,将闽江口平原和海边的平潭及与平潭相连的半岛平原拓展连接起来。 但是毕竟隔着较大的山脉,技术难度较大,优在同市可行政解决。
而兴化平原辖地小没有拓展的余地,再加上人民外出经商多,不得不敬陪末位。
所以九龙江平原潜力最大,但是受政策影响也最大(同城化政策,城市间壁垒)。泉州平原实际优势最大,所以泉州保持了19年福建经济总量第一。而福州平原已经快速拓展东进南下,所以后续可与泉州争高下。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