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台湾省的名称在历朝历代屡有变更。汉朝和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称“琉求”或“瑠求”;明朝洪武年间称“小琉球”。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北港”、“大员”、“台员”,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 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 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1885年升格为台湾省。
清朝。
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目标首指台湾,使得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启用派往台湾。刘铭传率部抗击法军,成功保卫台湾。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由刘铭传出任台湾省首任巡抚。1887年台湾建省行政工作完成,下设三府十一县三厅一直隶州,省会设于彰化县桥孜图(今台中),1894年省会移至台北。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为建安文学.如果你问的是地名的话,那就应该不是建安,而是建业。建业:历史上是宋、齐、梁、陈等几个朝代建立“都城”的地方,今指“南京”。即南京.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建业,吴国都城。东汉建安十七年 (212),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石头城,跨水而立,周围数十里里,设有子、罗城二重城,商业繁华,盛况非常。
吴之名臣张纮以为此地有天子气,劝其主定都于此。
历史上的建安是现在福建省的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公元196年)设立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几个县之一。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