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作为省会城市,汇聚了省内最多的医疗资源。无论是从三甲医院数、病床数、专家数量,还是从医疗研究水平、临床水平、医科高校数量和质量、医疗研究机构数量等各方面,都远比厦门高。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建议在厦门买房。
福建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同时放宽落户,吸引人才,因此就有人考虑是在福州买房还是在厦门买房比较好。
福州在福建的存在感确实不如厦门,从行政级别上看,厦门是副省级城市,而福州是地级市;从旅游业上看,这座海滨小城也是高度发达。所以让省会城市福州也一度尴尬。
然而,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几个重量级会议都是在厦门举办的。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时至今日,厦门都被光荣地视为“福建的名片”。
以至于人们常常忘记:福建的真正省会,不是厦门,而是福州。
在“双城记”系列前几期,我们讲到南京、海口、济南等省会城市存在感比较低,当时就有不少福建的读者留言:我们福州说什么了?
在知名度上,福州在厦门的比较下显得光芒黯淡;在经济发展上,福州也未能在省内拔得头筹,位居泉州之下。
于是,又一场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的较量,开始在福建上演。
厦门和福州两个城市,虽然同在一省,风格迥然相异。厦门传统沿袭自泉州,属于闽南潮汕风格。福州则更像一个江南城市,城市气质和江浙地区很接近。
厦门属于闽南文化,是典型的福建本土文化:尚拼搏,好攀比,性格张扬。一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最能体现闽南文化的精神气质。
福州则属于闽东文化,闽东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更近,相对内敛,讲求以柔克刚,情绪不轻易外露。在福州,大小茶馆遍布全城,生活闲适,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意识较浓。
在福建,许多福州人对于省内优先发展厦门耿耿于怀。其实厦门和福州,最初是从同一起跑线起步的。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由于曾经是对台的前线,把重心放在战备上,经济底子都比较薄弱。要说家底,作为省会的所在地的福州,甚至要好于厦门。
当时,福建省对于厦门和福州发展都非常重视,给予厦门福州同等的资源投入。比如,两套程控电话,福州、厦门各一万门;福州、厦门各建一个飞机场;两个万吨级港口码头,福州、厦门各一个……
但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厦门的强力加持,使得厦门一跃变为“优等生”,福州被渐渐甩在后面。厦门是四大经济特区中,唯一个在广东省外的特区。同时,厦门也是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厦门作为福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地位高于地级市的福州,这在全国也仅此一例。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全中国只有厦门和深圳有此待遇。
特殊的城市地位,对于厦门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因素。特区的地位使得厦门能获得其他地方可望而不可求的政策优惠,例如特区发展之初,为了支持特区建设,厦门国企曾获得一项特殊待遇,可以减少利润上交,尽可能把红利留给企业发展生产。结果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赚了2000多万元,没几年就赚了七亿多元。
政策加持当然只是一方面,厦门之所以能成为“福建名片”,也得益于其独特的先天禀赋。
相比位于福建东部的福州,位于福建东南端的厦门与台湾的地理关系更近,和金门最近距离只有1000多米。以至于当年厦门讨论修机场时,军方曾经担忧,说厦门离金门那么近,金门的炮把飞机打下来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厦门和台湾同属闽南语文化圈。这种地缘和文化的极大优势,使得厦门成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台湾企业开拓大陆市场的桥头堡。
厦门经济发展、地理优势、知名度等都优于福州,再加上厦漳泉三地紧密地协作,让厦门更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地人涌入置业买房。在厦门买房,房子的价值保值增值效果好。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