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县级),隶属晋江区专员公署。1951年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晋江县城区及城郊8个乡为行政区域。1971年1月,晋江县北部的河市、马甲、罗溪3个公社及国营双阳华侨农场划归泉州市管辖。1985年5 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行政公署,设立泉州市(省辖地级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设为区的建制,因泉州古城状若鲤鱼,故取名为“鲤城区”。1985年12月3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泉州市,并为泉州市政府驻地。1997年6月3日,根据“大泉州”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务院批准泉州市增设丰泽、洛江2个区,原鲤城区行政区域调整为三个市辖区,同年9月29日,洛江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至2003年12月,全区共辖有万安、双阳2个街道办事处,河市、马甲、罗溪3个镇,虹山1个乡,11个社区居委会, 74个村委会。
泉州没有洛江桥,只有洛阳桥。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宋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在洛阳江修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阳桥前后历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民国21年(1932年),洛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面;
民国27年(1938年),洛阳桥被日本飞机炸毁;
1962年,洛阳桥进行维修;
1963年4月,洛阳桥维修完成通车;
1993年,洛阳桥进行全面修建;
1996年10月,洛阳桥恢复古桥旧貌,开放通行。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该桥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