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气质,细数开来确实了得的很。
一、八闽至中,承上启下
福建的优势也是劣势,八山一水一分田,因山而与其他省份分隔,尽管到现在隧道和桥梁技术已然发展到令人惊愕的地步,但闽山的复杂依然是人类目前所无法突破的,故福建的出路强烈的依赖海洋。
在福建沿海,最为居中者为莆田,仅位置看,已经足够优势了,更何况还有诸多加分项。
二、天然深水港,过了这村没这店
福建海岸线曲折而多湾,其中的佼佼者在省内无外乎四处,第一当属宁德三都澳,第二为莆田与泉港共有的湄洲湾,第三为漳州古雷港,第四才是厦门海沧港。
如今以发展程度看,海沧依托于厦门发展最好,古雷港因发展石化已经没有后发之力,而三都澳空有良港却无腹地纵深,十分可惜。最有发展前景的当属湄洲湾,依托于省内四大平原中的两个,资金、人才均备,唯一欠缺的是政策和执行力。
三、鱼米飘香,安居乐土
莆田自古以来就是福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自从莆田立县,木兰坡建成,南北洋俨然天府之国,居民自给自足,异常繁荣。
兴化平原除了鱼米的供应四时无缺外,还特别能生人。莆田以一县之地创造出中国县域中人数最多的进士,而整个莆田市也能进入全国进士十强。
本土强悍也就算了,还特别能输出,广东历史上共有不到十个状元,莆田就贡献了其中的三个以上。
四、莆仙文化,兼容性最强
地利之外,莆田还有一项人文优势,那就是莆仙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千百年来原本属于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但在后续独立建府后却能自行衍生出福建范围最小、独立性极强的莆仙文化,应有尽有。
而这种文化事实上是闽南与闽东协作的杰作。这种优势类似于厦门,在闽南文化氛围中,兼容漳泉后迸发的活力。
如以莆田来看,融合福建南北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或许才可能使福建形成统一而更强势的作用并发展壮大。
福建要发展,如果是南北双核,那么永远无宁日,若是南北合作,莆田的作用极大或许她的地理位置就能突显出来。
福建省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西与江西省相邻,北接浙江省,南接广东省,东隔台湾海峡和台湾省相望,地理位置按理说并不会比相邻省份差,偏偏就是因为浅浅的一道海峡的历史因素而阻碍了其优势,那么福建省共有九个地市,到底是那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呢?先看看福建省的东半部共有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和漳州市共计六个沿海城市,而福建省的西半部有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共计三个城市,论优势福建省的东部地区城市当仁不让,肯定比福建省的西半部县有优势,因为东部城市都靠海,而且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出海口,既有港口优势又有海洋资源,所以要谈那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就得在福建省东部六个城市中挑出,至于福建省东部那个城市的位置最好就得谈谈谁的港口占优,以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处于闽江口福州市和处于九龙江口厦门市占优,其次是泉州市,而宁德市、莆田市和漳州市渐时处于第三梯队,因为目前开发最好的是厦门市和福州市,泉州市正迎头追赶,而且发展势头良好,但长期而论,宁德市、福州市和漳州市的海岸线最长,而且都有优良港口和海洋资源开发,所以说要说那个城市地理位置最好,应该是处在闽江口的福建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福州市渐时占优。
福建省的城市排名前十是福州,厦门,漳州,莆田等。
福建省属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亚热带季风雨林区。
(2011年福建各市GDP 各县市GDP排名基于2012年初各级政府关于2011年度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的数据)
2011年福建省生产总值实现增长12.2%,达到17500亿元。其中,泉州市生产总值2011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270亿,连续十三年居全省首位;但是失去了占全省生产总值四分之一的地位!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所有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均超10亿元。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