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灵敏度可调功能的雷达感应器有很多种,都必须正确连接感应器的输入线和输出线,感应器一般是控制220V高压,注意不能接返输入输出端,避免烧坏感应器。
正确接线很简单,按照对应的雷达感应器接线图接就行了,一般是很接输出端,再接输入端(注意断电操作)
可调雷达感应器一般有三个灵敏度是可调的,分别是光控灵敏度,雷达感应灵敏度,和延时时间长短的调节,调节范围参数上都会有说明,按照调节旋钮上方的调节指示,旋转对应的调节旋钮就可以实现感应灵敏度的调节了。
可以调节相应的电位器来改变灵敏度及延时时间。
有的雷达感应灯是将雷达感应模块直接装在灯内部,若是LED感应灯,雷达感应模块与LED的恒流驱动电路有些是制作在一块电路板上。此时想调节感应灯的灵敏度,可以看一下电路板上是否带有灵敏度调节电位器,若是灵敏度不可调的,可以减小BISS0001的12和13脚及15和16脚之间所接的反馈电阻(这两个电阻的阻值一般在1~3MΩ)的阻值,这样即可降低感应灯的灵敏度。
之前有很多消息放出来,说中国的中电14所成功研发了量子雷达,可以侦测到隐身飞机,那么不管这个新闻的真假,量子雷达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量子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量子效应对目标进行远距离侦察的雷达就可以称为是量子雷达。所以说这里的量子,不一定指的是光量子,也有可能就是指的电磁波,因为电磁波也是有最基本的能量单元的。
下面这张图就是量子雷达的基本结构图。简单来说,以前的雷达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在一个面上“广撒网”,而量子雷达是通过操作少数的光子去探测目标。
量子雷达,最根本的是利用光子之间的纠缠效应来判断发出去的信号和接收到的信号是不是同一个来源,从而提高雷达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现在的雷达,就是发射出去电磁波,然后接受返回的电磁波来判断某一个方向有没有物体。而当有隐形飞机的时候,并不是说电磁波就完全一点儿不反射回来,而是说隐身飞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返回的电磁波降到最小。
我们知道,全世界到处都有电磁波,虽然很微弱,但是雷达也会收到——这就叫做信号噪声,当隐身飞机的返回的电磁波信号弱到淹没在这些噪声中之后,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哪些是环境噪声,哪些是飞机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了。
比如说下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返回的雷达信号很强,所以能够在噪声中一枝独秀——我们就知道飞机在这个地方。
但是当这个反射的强度越来越小、直到我们分不清哪个是反射回来的信号,哪个是噪声了,比如说下面这张图,都差不多,我们自然就不知道飞机在哪儿了。
而量子的纠缠效应就是说,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彼此之间会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发射出去,等我们再接收到一个量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来判断是不是我们之前发出去的哪个。简单说,通过量子纠缠效应我们让发出的电磁波都有了“身份证”,这样即便是再微弱的反射我们也可以一眼看出来哪个是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哪个是环境噪声。
这就好比下面这张图,我们当然从信号的强度上看不出来哪个是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但是因为纠缠效应给我们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染色”了,让我们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与众不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飞机在哪里。
所以说,量子雷达并没有颠覆传统雷达,只是在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方面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让我们可以给发射出去的信号标记,方便我们排除那些噪声,让隐身飞机无所遁形。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