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总督是清朝的九大地方总督之一,管辖着浙江,福建以及台湾的军民大权。总督署地设在福建省会福州。按理说,浙江的省会杭州要比福州富庶,而且也是南宋的都城所在地,但是,闽浙总督署却弃杭州而选福州,其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看总督一职的来历。总督是明朝在地方设立管理军政的官职。只有发生重大战事的时候,才在浙江设立,例如胡宗宪任浙江总督,其主要目的是对抗东南沿海的倭寇。这种官职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临时设立的,明朝几乎不在地方常设。
到了清朝建立初期,由于要与很多势力进行战争,因此,清朝除了在地方设置巡抚之外,也在地方设置了将军,提督和总督等常设官职。一开始,清朝设立的总督大多数是一省一个。后来,由于很多省份因为战事结束得比较早,这一部分总督也就慢慢撤销了。
最终,到了康熙时期,全国也就设立了八大总督,加上河道和漕运两个专业总督,一共十总督。那么闽浙总督署之所以设在福州,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对台作战。康熙十七年,康熙皇帝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专事对台作战。
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收复台湾之后,即保留了福建总督的设置,因为要兼管台湾军务。到康熙二十三年,浙江总督被裁撤,由福建总督兼管浙江,称福建浙江总督。此后,浙江总督时设时撤,到了乾隆三年,再次裁撤浙江总督之后,福建总督再管浙江,闽浙总督形成定制,因此,总督署也就沿用福建总督设在福州衙署。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