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作文题目是《充电》,据考生们口述,题目要求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电一次的时代已经结束,只有进行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蓄电池理论”比喻什么?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瞬息万变,需要我们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中完善自己,才不会错过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关键词是“不间断地、持续地”,一定不能忽视了。最好能写出“充电”的过程性、阶段性、递进性或不同领域、多个方面的成效,并将这些与个人成长的持续性联系起来。
写议论文的话,可以先说明为什么必须持续“充电”?接着再论述如何持续“充电”。从“充电”的内涵、意义、影响、手段等方面展现思考深度。正反结合,论证将更有力。
若写记叙文,可选取学习成长、理想信念等素材,可记叙“我”或别人善于学习、勤奋积累新知识,从而提高自我的感人故事。构思时,只要将“充电”的意义延伸到生活中、学习中,文章就会显得饱满,写出高度和深度。
(海峡网 肖舒)
202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