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
福建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 低,复杂的地形造成地貌“八山一水一分 田”。
境内山岭耸立,低丘起伏,山地(包 括丘陵)面积是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
平原面积小而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闽 江、九龙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下游及 内陆盆地沿河两侧。
最大的平原漳州平 原,面积仅566平方千米。 省境内各类山 地的组合有两列,大致呈北东或北北东走向。
蜿蜒在闽、赣边境的武夷山脉是闽、赣 两省水系的分水岭和福建省内第一级河流 的发源地。
而斜贯于福建省境中部的鹫峰 山脉一戴云山脉一博平岭,是省内第二级 河流发源地。
福建省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 国第一位。
福建省的地势特性总体上呈:
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