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办酒席不收礼金还每人发一包中华烟的习惯主要是在福建农村,城市里的人还是会收礼金的,并且也不一定会每人发一包中华烟。主要原因是有几个:
一:过去福建农村不管是侨迁新居还是结婚,都是大操大办,少则吃两场酒席,多则吃四五场酒席才会结束,每场酒席中都牵扯几种不同的意思,但现在是简办酒席,也就是一顿酒席解决,所以省掉了很多麻烦,因此也就不再收礼。
二:福建农村富裕家庭比较多,平常大多在外经商,一年中有几个需要请客的节日,因为在外无法归家也就没请客吃饭,所以有了喜事办一场酒席不收礼金带有道歉的意思,因此不收礼金。
三:福建农村人更多讲究的是邻里互助,对一些比较困难的家庭平常都会接济他们,富人办个酒席要是收了困难家庭的礼金,等于让困难家庭雪上加霜,加重负担,因为就不收他们的礼金,为了不厚此薄彼,也就全部不收礼金。
四:福建人近几年把亲、朋之间的互助看得比较重,困难家庭办个酒席收一些礼金可解家庭困惑,等于是一种变相的帮助,收了这种礼金也不存在还钱一说,因此变成了一种帮助。因此,收礼金的家庭被视为贫困家庭,富人为了不想让人轻视,也就不愿收礼金。
五:因为不收礼金,所以福建农村也减少了许多办酒席的习俗,比如高考酒席,满月酒等等就很少办了,因为福建人办酒席大多以海鲜为主,烟酒档次也高,一桌酒席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元,一场酒席下来十几二十万的花销很平常,一般家庭在不收礼金的情况下还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所以这也算是另一种喜事简办的办法吧!
六:福建人待客非常热情,“酒足饭饱烟管够”是他们热情的表达方式,给客人敬烟以三盘菜为一轮是标准,但有时候酒席多,主人或新郎一个人敬一轮香烟可能会超过三盘菜了,所以为了方便就干脆一个人发一包烟了事,中间能敬几次烟也就没人说三道四了。同时为了表示男女平等看待,不管是大人小孩还是女性,一率人手一包。之所以发的烟是中华,那是因为是喜事,所以就得红红火火,中华烟无论是价格还是包装都符合福建人的标准,所以就以中华烟为主。当然,富裕不差钱的家庭是软中华,一般家庭是硬中华。
如果是礼包珍藏版的就帅了外盒包土楼标致内有隐字的属于比较好的,如果没有就是一般的不过礼包珍藏版的土楼一般的每包价格大概在400~600元人民币之间比较好的差不多900元人民币不过礼包珍藏版的土楼市场上没的买是属于非卖品,只在2008年生产了2008盒后便停止生产了这也是烟迷较喜爱收藏土楼香烟的原因之一。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