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采取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都是不明智的,不可取的。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碰上了鱼龙混杂的互联网,各种诱惑都会让青少年走上歧途。
文章中父亲的行为显然欠妥,暴力行为不仅不会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反而会因此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的可能承担相应危及公共安全的责任。一方面在沉迷网络的孩子面前,做出了错误的示范,另一方面也反应出这位父亲平时在家里的教育方式可能欠妥,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相关部门在处理这起事件的时候,应该在批评处罚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意见,普及素质教育,家庭环境的重要性,要想改变孩子,自己也需要改变。
除此,涉事网吧也应该进行全面的整治,国家法律三令五申,禁止娱乐场所对未成年人开放,为何这家网吧能够对一个14岁的人员提供服务,是如通过上网身份验证的。延伸开来,其他网吧是否存在同样情况,小县城的监督体系是否形成了长效机制,惩罚是否严格执行,这些都拷问着我们市场,文化等监管部门。
最后,我觉得杜绝未成年沉迷网络,还得从源头入手,虽然很多游戏都采用了实名制验证,但是没有像支付宝这样进行实时的扫脸验证,并不能避免冒名注册的情况。
综上所述,规范网络秩序,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通力合作,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这个主要是迁怒导致的,这位父亲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他儿子会沉迷网络,而是简单的认为网吧是导致其孩子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其将网吧破坏后,这个网吧就会拒绝其孩子进入,这样就会让孩子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这个就是一个错误的归因问题,而且其破坏他人财产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与规定,需要负相关的责任,当然如果没有什么重大事故的话,这个一般属于民事纠纷,赔钱就行了。
但是那个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在我看来,还是不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人是会跑的,这一家不能玩了,另外一家还可以玩啊。
当然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到如果其儿子还未成年,那网吧的确也存在违规的问题,网吧也需要负责任的,我估计这个其儿子应该还是未成年的概率比较大。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