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龙岩人吃牛肉还真是讲究👌不管是Q弹的牛肉丸、爽口的牛肉兜汤、玲琅的牛八件、滋补的牛肉养生汤,甚至牛蹄、牛头骨、牛血,牛骨髓这些七七八八的牛配件,也能吃出令人赞不绝口的绝佳口感。
壹周君还记得是两年前去到的龙岩,大街小巷中的客家牛肉馆随处可见,隐约飘出的牛肉香,弥漫着整个城市。不经意间进入一家连铭牌都没挂的小店,搞不好就是经营10年+的口碑老店。
学着当地人喊一嗓子:“老板,来份牛肉兜汤加碗拌面”,对头!就是最市井的龙岩味道!
说起龙岩人吃牛肉的历史,要从“猪要喂得饱,牛要喂夜草”这句客家民谚开始。
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西龙岩等地,这里大多是山地,所以客家人日常都会饲养黄牛和水牛,于是,也慢慢以牛肉作为日常食用的肉类。
久而久之,就有了所谓客家牛肉制作方法的“四道功”,以及所引出来的各式各样特色“牛小吃”啦。
首先来一个壹周君最爱的——龙岩牛肉丸。
龙岩最出名的牛肉丸在下洋镇,属于福建传统地方名菜。下洋镇是有名的侨乡,壹周君当年去龙岩时,导游就提过“下洋四大景”: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洗侨乡温泉,尝下洋肉丸。
下洋牛肉丸其实就是潮汕牛肉丸的分支,口感和制法都差不多,以Q弹爽口、柔韧松香著称。但是为什么能成为“闽西一”。壹周君认为最大原因就是下洋本来是肉牛养殖基地,屠宰场的肉牛现杀现做现卖,牛肉丸自然是爽口无比啦。
然后就是牛肉兜汤,所谓“兜”,与客家方言中的 “端”发音一样,据说旧时客家人忙农活,连坐下来喝汤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端着牛肉汤喝完立马开工。还有一种说法,“兜汤”就是“浓汤”,以浓郁的木薯粉汤汁而得名。
制作牛肉兜汤最难的一步就是切肉,十分讲究刀工,切完之后还要用刀背或是木槌反复敲打肉片,最后汤水用木薯粉勾芡,成品是琥珀色算是正宗。
直到你吃完这碗牛肉软嫩,芹菜幽香的牛肉兜汤时,或许才会体味到纵横在街巷里的客家小吃,原来早已融进了客家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客家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