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之战中的中法两军战舰其实系出同门,本就都是法式军舰,船政水师军舰因当年左宗棠创办船政时的选址、定位失误,多为体量不大、炮位单薄的兵商两用炮舰,不如法国舰队正规作战军舰的炮位密集;船政水师军舰的大中口径舰炮和法国军舰的同级别火炮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多少代差,但船政军舰舰炮多为威斯窝斯六角前膛炮,布置在侧舷射击后由于炮口并不能收回船舷壳板内,导致炮手再装填炮弹时必须费劲的将前半个身子探出船舷外从炮口装填,若炮弹较重还需要借助“神仙葫芦”(一种轻便的吊车)之类的辅助工具,使用效率较法国军舰普遍使用的施耐德后膛炮要低下不少,且危险性大为增加。
以当时双方军舰“一对一”的捉对对峙的停泊方式,距离又近,哪一方抢先开火哪一方就能抢得先机,双方参战舰艇都以木壳舰为主,一般只能挺得住敌方舰炮一轮射击。
法国军舰还拥有当时船政军舰所没有的近战利器——哈奇开斯37毫米五管机关炮,尤其是装在战斗桅盘中的机关炮居高临下扫射船政军舰的露天飞桥和火炮甲板,造成在飞桥甲板和火炮甲板上没有丝毫遮挡掩护的船政水师军官和炮手们惨重的伤亡,船政军舰的舰员编制普遍较少,经不起如此的损失,战斗人员损失殆尽后的军舰即便没有被击沉也丧失了战斗力。这才是造成马江之战中福建船政水师人员损失巨大的重要原因。
以下是一些形容福建舰霸气的诗词:
- 碧海蓝天大纛擎,宏恢战舰露峥嵘。潮来潮去等闲看,云卷云舒变不惊。
- 舰首昂然向远洋,铁军钢甲亮锋芒。砺兵磨炼金刚手,剑指深蓝卫海疆。
- 东海扬波唱浩歌,国防重器势巍峨。江南船厂功卓著,壮我军威慑鬼魔。
这些诗词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福建舰的雄姿和气势,展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
评论列表 (0条)